还有人在看专栏吗
此刻,我在写专栏,在电脑前敲着键盘,一边查WORD里的字数,一边看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多么想赶紧写完,约一二好友,到城西路边摊上,喝点夜老酒。可对于你,我的读者来说,你拿起这张报纸,正好翻到这个版面,你的目光停留在这个标题上,0.5秒钟之后,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处。我永远地失去了你!
天下的饭碗千千万,干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写专栏?
常言道: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对于靠写字为生的人来说,写专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有个固定地方发表,有固定的稿费可拿;二是专栏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出书,可以一鱼两吃。
但是专栏确实不好写。会写杂文不一定写得了专栏,这是因为专栏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专栏往往定期发表在固定的版面,固定的位置,还有固定的栏目名,这些栏目名字还由谐音拼凑的成语组成。写专栏要有超强的抗压能力,还要有韧性。写专栏心里装着读者,不能只顾自己高兴,忘了展览是给谁看的。实际上一位澳大利亚专栏作家的话一语中的:”专栏是一种写给读者看的有交稿时限的杂文。”专栏要想吸引人看,就需要有鲜明的个性,要有观点,有时候为了取悦读者,不得不出卖自己和朋友的隐私。
专栏作者最怕的就是没东西写,搜肠刮肚,抓耳挠腮。记得董桥讲过一件事,他早晨起来就发愁,对着天花板想今天的专栏怎么写。忽然听到收音机里播出一条新闻,香港内衣销量增长。董桥说:女人喜欢内衣,说明男人喜欢情趣,说明经济开始回暖。这是多棒的题材啊。于是当天的专栏解决了。不过不是所有的专栏作家都能憋出一篇好文章,美国专栏作家鲍勃-康斯丁在1973年的一天,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专栏,全文如下:
“今天我实在没什么可写的。”
像这样诚实的专栏作家实在不多见,更多的是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仓促上阵,潦草应付过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专栏越来越不好看。
专栏质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不专,内容不精。
我们看国外大报的专栏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专注于一个或几个擅长的领域,只谈自己知道的事。比如撰写《世界是平的》的弗兰克-里奇,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专门写百老汇剧评,他的评论可以决定一场演出的票房。进入90年代之后,他改写中东问题,进入21世纪,他专门写政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专栏作家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是专业、懂行,绝不僭越自己专属的领域。
然而,在中国却不是这样。我国盛产横跨多领域、全学科、全知全能的维基百科式专栏作者,即万能时评家。
我曾在一篇博文里写道:
在中国浩大的专栏作者队伍中,用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常识写评论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是搜索引擎加偏见学派的传人,他们先预设观点,再筛选材料。他们可以洋洋洒洒写出一部立陶宛独立思想史,只要有人约稿,尽管动笔之前的24小时,还不知道波罗的海在地图上哪个位置。他们也可以滔滔不绝援引凯恩斯、弗里德曼、巴菲特、加菲猫来评述CPI,FPI,QFII,QDII,只要他们认为此刻不该噤声。他们忽而是物理学家、动物学家,忽而是社会学家、女权学家。根据需要,在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和法科生之间,自由变换角色。当然他们有几样”撒手锏”一直握在手中,”宪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自由”、”真相”是不能不提的,如果还能祭出几样”公民社会”、”公共空间”那简直就是完胜了,可以刊登在主流报纸上,并被各大门户广为转载。
大家看到这里,一定禁不住想问:”别光说别人,你最擅长什么?”我嘛,让我想想,让我想想,让我想想……谢天谢地,字数终于够了,咱们下回再分解吧。
©️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