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女孩
中国以打工者为题材的非虚构作品不少,但往往摆脱不了两种东西的影响:一是报告文学,二是口述实录。前者喜欢天马行空、文学到没边儿,文胜质,输在虚,后者一味堆积材料,内容缺乏组织,质胜文,输在野。在这里,隆重向大家推荐一本《工厂女孩》(Factory Girls),作者是《华尔街日报》前驻华记者张彤禾(Leslie Chang),她是另外一本非虚构类作品《寻路中国》的作者何伟的夫人,这对美国夫妻撑起了中国非虚构叙事的一片天。
这本书有三个令人瞻目的地方:一、质料扎实。张彤禾为写此书从《华尔街日报》辞职,用了三年时间扎根东莞,追踪接触了大量工厂女孩,取得了她们的信任,获得了第一手的故事和材料。二、视角平视。作者看够了一系列关于血汗工厂的报道,她想写点别的,这些工厂女孩是怎么看待她们自己的。作者采取了平等的视角,充满人道主义情怀。三、风格大气。非虚构写作不是访谈的累积,不是口述的速记,而是把主人公的故事、时代大背景和作者个人的情感经历联系在一起,摹写出一个震撼生动的大特写。
一开始,我们跟来到了沸反盈天的广州火车站,接着乘上汗味弥漫的大巴,到达工厂林立的东莞,她带我们走上东莞的街道,她说:看看这些没有红绿灯的宽大的街道,这座城市,是给机器修的,不是给人建的。夜深了,工厂里还是灯火通明,每一家都在加班。这是机器的国度,没有记忆之城。
这本书主要写了几个典型的工厂女孩,第一个是敏。当张彤禾遇到她的时候,她已经从车间工人升为文员,张还担心这女孩会不会就此安顿下来,生活从此波澜不惊,再也没有特别故事了。事实证明她担心多余了。在东莞,在城市,在工厂,在中国,没有一个人可以安顿。
敏代表了进城的那些农村精英,她们年轻,受过更好的教育,比父辈更有冒险精神。把她们称为农民工是不公平的,因为她们也是直接从学校来到工厂,并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因为写的一手好字,而好看的书法意味着良好的教育、聪慧富有条理,敏被录用为文员,从体力劳动者上升为脑力劳动者。但这只是游戏的开始。在东莞的工厂里等级森严,为的是多设一些台阶,让员工有上升的空间和动力,在一个制造鞋子的大厂里,管理层有13级,足够任何人爬一辈子。
书中讲述了另一个工厂女孩春明的故事。她对自己要求甚严,每天还有写日记的习惯,她自学电脑,苦练口才,后来终于跨越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凛然界限,成为工厂里的白领。但她并不满足,一跃进入另一个更惊险刺激的行业:传销。作为上线,她成了成功楷模,直到一天,组织被国家取缔,她的生活又一落千丈。
敏也罢,春明也罢,她们跟其他工厂女孩一样,都没有故乡,她们父母家并不是自己的家,她们注定要嫁人,去往无主之地。进工厂易,出工厂难。在城市里她们孤独无依,友谊是奢侈品,不仅因为工人流动性太强,还因为交友要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看老朋友至少要买一身好看的衣服。几乎每个工厂女孩都受到农村老家父母的遥控:“往家寄钱,别交男朋友,快点结婚,挣了钱回家。”这些话像上帝的声音一样回荡在云层。每个女孩都有不同的经历,但归宿只有看得见的几个。
《工厂女孩》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图景:工艺也许会越来越复杂,但劳动只会同样地重复和机械。但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展示了工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工厂女孩心里都有一块踏实坚固的所在–家。家不是一块地,家是一个故事,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能找到归属感的那群人。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才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中国,也展示了国人强大的生存哲学:在没有原谅的世界里,一切依靠自己。
©️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