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志 > 《索尔之子》一部令人坐卧不宁的电影

《索尔之子》一部令人坐卧不宁的电影

Publish:

201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颁给了《索尔之子》(The Son of Saul),这无疑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决定。再看看中国选送的是什么?《滚蛋吧,肿瘤君》。(且不说内容如何,听听这名字取的,我在饭桌上提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四岁的儿子甚至抗议我说脏话。)

《索尔之子》的导演是匈牙利人拉斯洛·杰莱斯(László Nemes,László Jeles Nemes,其实这个译名不确,导演姓Nemes,发音应该是 Nehmes,奈麦斯),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处女作。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只有几部短片,包括一部获过很多小奖的短片《一点耐心》(With A Little Patience)。

《索尔之子》的获奖简直是必然的,因为它触碰的题材实在太严肃了。在别的被提名影片在讲述少女心事、战争经历的时候,这部电影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纳粹灭绝营特遣队员的故事。特遣队(Sonderkommando)是被纳粹强迫在集中营干活的犹太囚犯,他们的工作是参与处理屠杀的相关事务,运作毒气室、焚尸炉、清理尸体、取下死者身上的财物上交……他们会得到比普通囚犯稍微多一点的食物,监室条件也优于普通囚犯,但即使这样,他们最终也会被处决,只比灭绝营里的普通囚犯平均多活4个月而已。这是一种毫无尊严、痛苦无比的工作,很多人麻木不仁,精神崩溃,唯一能够摆脱的办法就是自杀。

《索尔之子》讲述了特遣队的一员索尔,有一天在打扫毒气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还没断气的少年,少年随后死去,要被送去尸体解剖,索尔的执念一定要找到一个拉比(犹太教里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并主持宗教仪式的人),把少年安葬。于是,他面无表情,但坚定无比,一次次冒着被处决的危险,通过贿赂看守,在集中营里寻找拉比。与此同时,特遣队的囚犯得知自己也将被处决的消息后,决定举行起义,索尔也被义军委以重任。然而由于索尔的执念,这一切都将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这个少年是谁?影片的名字仿佛暗示,他是索尔的儿子;影片中,索尔也对难友们说,他是自己的私生子。但是,电影给出的信息非常模糊。扮演索尔的演员Géza Röhrig接受采访时说,他认为不是。无论是与不是,索尔对死去少年所承担的义务,成为故事发展的动力。

这部电影的摄影非常奇特,胶片拍摄,40mm镜头,大光圈,很薄的景深,除了导演想让你看到的,其余全是用虚焦模糊掉的。我们跟随索尔的眼睛看,自动过滤掉堆积如山的尸体,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裸体。

在本片拍摄时,导演、摄影师、制景设计师达成了五条拍摄原则:

  1. 电影不能看上去很美。
  2. 电影不能看上去很有鼓动性(appealing)。
  3. 我们不能做成一部惊悚片。
  4. 始终与索尔在一起意味着不超过他所看到、所听到、所存在的范围。
  5. 摄像机是他的伙伴,陪伴他穿越这个地狱。

所以,我们镜头几乎没有离开过主人公索尔,我们跟随他穿行于这座人间地狱,我们只想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是逃出集中营,还是在起义中杀身成仁?结局令人十分意外,也是对107分钟痛苦体验的一种回报。至于是什么,我就不剧透,请大家自己去看吧。

对于László Nemes来说,《索尔之子》的成功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长期目标明确的自我提升的结果。他曾经在纽约一个艺术学院学习电影,但是看到学校里所教的东西,都是学院派的陈词滥调,因此毅然退学。经朋友介绍,给著名的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去当助理,在大师身边工作了两年时间,协助大师拍摄了《伦敦来的人》,取到了真经。

2007年,他拍摄了短片《一点耐心》(With A Little Patience),这是一部惊人的电影,也预告了他独特电影风格的诞生。影片开始,一个女职员在办公室里,打字,发呆,摩挲首饰,跟主管谈话,在虚化的焦点之外,我们看到人影晃动,忽然镜头外传来女人的哭泣声。这时候,我们跟随者女秘书,来到了窗前,看见纳粹和特遣队正在强迫一群犹太人脱光衣服。而一个不耐烦的军官,已经走过来,催这个女职员快一点。

László Nemes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1. 一个人要真爱电影,才能去拍电影。如果仅仅当成谋生手段,还是做点别的比较靠谱。
  2. 投靠名门,亲自动手,比《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独白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 以往的翻译是: 朱生豪:生存还是毁灭 梁实秋: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曹未风:生存还是不生存 卞之琳: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王佩:这样翻译固然有道理,因为哈王子的这段独白,说的跟自杀有关,但是单纯把TO BE理解为活,就太肤浅了。BE在这里与《旧约》遥相呼应。当摩西问上帝叫什么名字,以便回去告诉自己的子民,上帝回答:I am that I am. 这里的BE,呼应圣经里的AM。

周云蓬:偏向宗教化,也是一種危險。喜劇是世俗的!戲劇不是洗衣機!不见得是基督教似的,欧洲还有古希腊。如果是個基督徒,那自殺就不會成為一個問題了!所以,重要的是懷疑!

何昆达:维京人的传统意识中死于刀剑之下的灵魂才是完美的

水水:是,梁实秋认为他对整个死后世界发生了怀疑。

王佩:有鉴于此,我建议TO BE OR NOT TO BE 不翻,译文就是「To be or not to be,这就是问题。」

理论依据是玄奘的『五不翻』。玄奘在翻译佛经时,提出物种情况下不翻译,具体指: 秘密故、如陀罗尼。甚深微妙而不可思议的佛之秘密语,不翻(意义)。如,般若心经最后一节的“羯谛 羯谛 波罗羯谛 波罗僧羯谛 菩提萨婆诃”的真言、陀罗尼等词类。 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多种含义的词,不翻(意义)。如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意的薄伽梵(亦有翻译为世尊的情况)等词,不意译。 此无故、如净净树、中夏实无此木。本地(汉地)没有的事物,不翻(意义)。如印度的阎浮树、乾闼婆、迦楼罗等事物,为汉地所无,保留原音。 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沿用以前既存的翻译方法。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而自从东汉以来,历代译经者皆采用此音译,故保留前人规式。 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为让人对要翻译的事物存尊重之心,而音译。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埵等,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因为前者能令人生尊重之念,而后者则易被人轻视。 TO BE OR NOT TO BE不用翻译,至少符合唐僧所说的第二、第三、第五条: 含多义故,BE的意义太多,无法翻译。 此无故,咱们汉语里没有BE动词,也没有希伯来语里的HAYAH的概念,所以不翻。 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用TO BE庄重,用“活不活”肤浅,所以不翻。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几乎每个中国读书人都学英语,都认识TO BE OR这三个单词,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翻译。 如果要强行翻译,那么只能译成: 有还是没有,做还是不做,去还是不去,活还是不活,变还是不变,生存还是毁灭,有为还是无为,成为还是不成为,整还是不整,搞还是不搞,干还是不干,发展还是不发展,实施还是不实施……都不如一句简单的音译:吐璧奥闹特吐璧,或干脆不译,TO BE OR NOT TO BE 综合上述,我认为,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翻译成「To be or not to be,这就是问题。」

周云蓬:你忘了戏剧不是经文。戲劇是人生百態!

我愿是赵敏:我翻译成:干还是不干[憨笑][憨笑][憨笑]超级务实派的翻译员 干=①干事情,做事情②干仗,吵架,打架③干不干,想不想的意思[呲牙]

喻荣军:2003年我在改编翻译《阴道独白》时,就是这么用的:「To be or not to be,这就是问题。」不过当时有性别调侃的意思在。

我觉得:去,还是不去。好!

去,还是不去。我没仔细研究过上下文,瞎说。但舞台上演出时要注重节奏,而且有时候不说清楚反而会好,关键是要让观众在那一瞬间想到什么!模糊一些可能会更好,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理解。背后的潜台词才会出来。

小曼:我同意。我之前翻譯一篇講述西班牙偉大詩人馬查多的八卦情史的文章時就是採取不翻譯原則。那篇文章裡面有這句to be or not to be。 群友简介: 周云蓬:著名民谣歌手 喻荣军:著名话剧编剧。 小曼:女诗人,译者。 我愿是赵敏:女演员。 水水:女作家 何昆达:戏剧专业教师 王佩:本微信公众号主持人

附:《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 独白试译 译者:王佩

TO BE OR NOT TO BE, (留,还是去,)这就是问题。 哪一种想法更为高贵呢? 是承受无情命运的枪林弹雨, 还是拿起武器反抗,去结束无尽的烦忧? 去死,去睡,再没了, 要是仅凭睡一觉 就能止住心痛的感觉, 就能消除肉体天然遭受的千百种打击? 那真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结局。 去死,去睡。去睡,也许会做梦, 唉,障碍就在这里。 当我们的肉体消失,死亡的长眠开始, 梦,也许会溜进来, 这让我们不得不犹豫。 我们甘愿一辈子忍受各种不幸, 乃是因为经过了细致的算计。 要不— 谁愿意承受时代的鞭打与嘲弄, 压迫者的陷害,傲慢者的侮辱, 自己的爱被人鄙弃, 迟迟不来的正义, 当权者的无礼与蛮横, 有德行的人被缺德鬼们欺负? 如果一把匕首就能让自己销号, 谁愿意背负着疲惫的生活, 留下呻吟与汗水? 还不是因为害怕死后的事, 害怕那片只见人去、不见人还的未知国度, 我们才宁可忍受种种恶疾, 也不肯飞往另外一片净土。 这种想法果然把我们都变成了懦夫, 思想天然的色彩上, 蒙上了一层病态而苍白的灰土。 那些壮志凌云的冒险之举, 也由此偏转了航向, 不能被称为行动。

嘘,安静, 美丽的奥菲利亚,可爱的静女, 当你祈祷的时候, 记得替我的罪忏悔。 读个电影方面的学位更重要。

  1. 风格就是根据个人的特点,所采取的扬长避短的艺术上的策略。局限在哪儿,风格就在哪儿。
  2. 要有执念,要敢于表现最富争议性的命题。
  3. 电影是一个拼天才的行当,László Nemes第一次当长片的导演,他聘请的合作编剧法国作家Clara Royer是第一次写电影剧本。
  4. 把简单的故事讲复杂,把复杂的故事讲简单,这都是成为一个优秀编剧和导演的基本素质。
  5. 声音是电影的灵魂,在这部有一半影像是模糊的电影里,观众的想象力主要靠声音所激发。本片录制了八种语言的背景声,再现了人间地狱的各种声音,让人眼睛所见虽然有限,但是借助声音却能身临其境。
  6. 不要怕没有资金,这部电影也是拉投资拉了很久,起初没人敢投,因为风险太大。后来匈牙利政府投入了70%,在经过其他筹措,最后拉来150万欧元,终于拍成。

©️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 protected]